【首席记者 陈思远】早晨7点,住在曹杨新村的退休教师张阿姨步行5分钟到达社区食堂享用早餐;上午10点,陆家嘴金融白领小林在写字楼下的口袋公园参加午间瑜伽课;傍晚6点,虹口区小学生明明在社区共享自习室完成作业——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片段,背后是上海历时5年打造的"15分钟社区生活圈"民生工程。
上篇:规划的温度
1. 空间重构:
- 累计改造社区闲置空间238万平方米
- 慢行系统覆盖率提升至92%
- 便民设施步行可达率达85%
2. 需求对接:
- 开展社区调研座谈会1200余场
上海龙凤419体验 - 收集居民建议3.2万条
- 项目落地满意度达94.6%
中篇:服务的精度
1. 六大标配:
- 社区食堂日均服务8万人次
- 社区卫生站点接诊量占比35%
- 社区文体设施使用率提升300%
上海私人品茶 2. 特色供给:
- 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全覆盖
- 老年助餐点突破1200个
- 儿童友好空间建成586处
下篇:共治的深度
1. 参与机制:
- 社区规划师制度覆盖100%街道
- 居民监督小组组建率98%
上海龙凤419 - 社区改造方案投票参与率72%
2. 数字赋能:
- "随申办"接入服务事项156项
- 智能停车系统缓解80%拥堵
- 物联网设施运维效率提升60%
【专家点评】
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伍江表示:"上海正在重新定义现代都市生活范式"。随着第三轮"15分钟社区生活圈"行动计划启动,这座城市正在书写超大城市治理的中国方案。(全文约392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