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首席区域经济记者 周墨 上海报道】清晨6:48,从昆山花桥开往上海虹桥的市域铁路上,生物医药工程师李晓雯正在审阅研发数据;上午10:15,嘉兴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的联合实验室里,沪浙两地的科研团队正在调试量子通信设备;傍晚17:30,苏州河上游的联合监测船上,上海青浦与江苏吴江的环保人员正在比对水质数据...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,正在重塑着一个没有行政壁垒的超大城市共同体。
■ 2025年关键进展
√ 交通革命:
- 跨省地铁线路增至5条
- 高铁"公交化"班次达287对/日
√ 服务共享:
异地医保结算覆盖率98%
上海龙凤419杨浦 跨城企业登记1日办结
■ 三大融合实验场
1. 产业链"拆墙":
• 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度指数0.87
• 集成电路产业跨区配套率65%
• 生物医药联合实验室达32家
上海花千坊龙凤 2. 生活圈重构:
- 跨城购房占比升至28%
- 双城通勤族突破150万
- 社区食堂跨域配送
3. 生态共同体:
• 太湖联合治理投入超80亿
•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覆盖率100%
上海品茶工作室 • 野生动物廊道建成11条
【深度案例】
在金山廊下与浙江平湖交界处,"沪浙田园五镇"乡村振兴联合体打造的"边界客厅",已成为两地村民共享的社区中心。
【专家视点】
"长三角正在经历从物理连接到化学反应的质变"——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吴建南
【记者手记】当太浦河上的联合巡逻艇驶过省界却无需停船,当昆山小孩刷上海社保卡在瑞金医院挂号,这些细微处的破壁时刻,或许比GDP数字更能诠释一体化的真谛。(全文约415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