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首席记者 张明远 7月16日专题报道】清晨6:00,张江科学城的科研人员已开始调试新一代量子计算机;中午12:30,北外滩数字孪生城市控制中心实时监控着全市交通流量;晚间20:00,豫园非遗夜市吸引着来自全球的游客。这三个日常场景,勾勒出上海城市发展的四大战略维度:
■ 科技创新策源
• 大科学装置数量达15个
• 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82家
• 科创板上市企业突破100家
科技局数据显示研发投入强度达4.2%
■ 城市有机更新
- 旧改完成率98.7%
阿拉爱上海 - 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85%
-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覆盖率92%
规资局统计绿色建筑占比达78%
■ 数字经济发展
✓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
✓ 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327个
✓ 元宇宙相关企业超500家
经信委预测数字经济增速将达12%
上海花千坊419 ■ 文化融合发展
• 国际文化节事活动年增25%
• 非遗创新项目转化率63%
• 文商旅综合体客流量恢复至2019年水平
文旅局统计文化消费升级指数达121
【典型案例】
1. 张江科学城:从"药谷"到"量子谷"的转型
上海品茶工作室 2. 一江一河贯通工程:45公里滨水空间重构
3. 数字人民币试点:覆盖场景突破100万个
【专家视点】
同济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指出:"上海正在形成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意、金融资本三螺旋上升的发展模式"
【未来展望】
《上海2035总体规划》中期评估显示,城市创新指数全球排名有望进入前五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