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长三角新经济走廊】上海大都市圈的创新共振现象

⏱ 2025-07-17 13:45 🔖 上海龙凤419 📢0

爱上海同城对对碰交友论坛
(本报记者 王晓阳)清晨7:20,从昆山南站开往上海虹桥的G7218次列车上,李工程师正在审阅智能驾驶系统的测试报告。作为某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主管,他每周三次往返于昆山生产基地与上海研发中心。"核心研发在张江,样车试制在花桥,这种模式让产品迭代周期缩短40%。"

上海市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:2025年上半年,上海向周边城市技术输出合同金额达287亿元,同比增长23%。在嘉定安亭-昆山花桥交界处,占地5.6平方公里的"长三角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区"已集聚上下游企业156家。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明透露:"区内32%的高新技术企业都与上海存在深度合作。"

最具突破性的是人才共享机制。嘉兴市人社局推出的"上海专家周末工作室"项目,已吸引487名上海专业人才定期服务。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与上海瑞金医院的深度合作,三甲医院转诊率下降65%。"现在做心脏搭桥手术,在家门口就能请到上海专家主刀。"市民王先生感慨道。

生态联防联治成效显著。在青浦金泽-吴江黎里-嘉善西塘交界处,三省共建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数据实时共享。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李强介绍:"太浦河水质优良率从2020年的78%提升至现在的96%。"这种协同治理模式已扩展至大气污染防治、危废处置等8个领域。

"上海与周边城市正在形成创新要素双向流动的新格局。"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表示,"这种'核心城市赋能+节点城市支撑'的发展模式,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。"(全文约3280字)
爱上海最新论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