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贵族宝贝自荐419 当巨鹿路的梧桐叶在晚风中沙沙作响,很少有人会注意到158号那个下沉式入口。沿着布满涂鸦的混凝土楼梯下行9米,穿过一道厚重的防爆门,突然置身于占地8000平米的"地下联合国"——这里曾是1972年建造的人防工程,如今变身为上海最神秘的国际艺术俱乐部FOUND158。
"我们保留了所有的承重柱和通风井。"以色列裔主理人David指着裸露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介绍。这些冷战时期的军事建筑元素,现在成为了德国灯光艺术家Lutz的创作画布——他设计的"数字藤蔓"正沿着裂缝生长,在红外感应器作用下会随观众呼吸频率变换颜色。主厅中央那座直径6米的球形装置,实则是用200个废弃煤气表改造的音响矩阵,播放着融合了苏州评弹采样和Techno节奏的实验音乐。
最令人称奇的是"国别舱室"设计。原防空洞的12个功能区被改造成风格迥异的主题空间:日本舱里,京都老匠人用和纸制作的灯笼与TeamLab的投影交织;法国舱内,1910年的留声机播放着Edith Piaf的老歌,而全息投影的现代舞者正与之共舞;最里面的中国舱,年轻艺术家用3D打印技术复刻了永安公司的老柜台,扫码即可调出1920年代的百货公司VR场景。
凌晨时分,一场特殊的"地下音乐会"正在上演。来自格鲁吉亚的大提琴手、宁夏的民谣歌手和德国的电子音乐人,在防空洞原有的通风管道前即兴合奏。"这些管道有天然的混响效果。"音乐总监陈冉调试着管道口的传感器,"就像在给城市的心脏听诊。"此时,来自38个国家的常客们正随着音乐摇摆,他们中有画廊主、科技新贵、外交官,还有附近菜市场卖花的安徽阿姨——这里没有VIP制度,唯一的通行证是对跨界艺术的热爱。
据静安区文旅局统计,FOUND158年均举办艺术活动超400场,带动周边形成"158生态圈",包括7家独立书店、3个实验剧场和23家跨国餐厅。这个深藏地下的娱乐综合体,正在用最前卫的方式诠释着上海"海纳百川"的城市精神。当清晨的阳光透过天井洒落,通宵狂欢的人群会发现,出口处的老式人防标识旁,新添了块铜牌:"此处通往世界的十字路口——2023年度上海夜经济创新示范点"。
爱上海同城对对碰交友论坛